张安祥老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爱乐乐团中提琴首席。
除了担负中国爱乐乐团的演出任务,张安祥老师还是爱乐青少年交响乐团的中提琴导师。张老师幽默慈祥,对待学生就像在对自己的孩子。虽然大部分时间是一个温和的人,但该严格的时候绝对是一丝不苟的。
▲ 张安祥老师与团员一起参加爱乐青少年交响乐团舞台教学演出
▲ 张安祥老师在排练时,与团员进行互动式中提琴教学
张安祥老师解读“必不可少的乐器”
中提琴是交响乐团、弦乐团、弦乐四重奏等音乐形式的必备乐器,是乐团音响缜密、结实的基础,在古典音乐的各种形式中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中提琴音域的特殊性,相较于小提琴来说,作曲家为它所作的协奏曲、奏鸣曲等技法要求高。因此中提琴作为独奏乐器单独出现在大众视野的机会并不是那么多。
张安祥老师因为酷爱中提琴特有的音色和表现形式,求学期间专门从小提琴转为中提琴。这在中提琴的历史上屡见不鲜,很多小提琴家同时也是中提琴家,例如以色列小提琴家、中提琴家、指挥家祖克曼。
▲ 小提琴与中提琴的对比
对于学习中提琴,张安祥老师是这样理解的:
“中提琴在交响乐团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声部,它不仅是高音声部与低音声部之间的桥梁,更是在乐团里起着上承一、二小提琴的旋律描述,下要配合Bass等低音声部完成和声与节奏的铺垫,是一个交响乐团骨干力量。同时,中提琴也有着很多丰富、经典的曲目,当你亲身接触时,会发现中提琴柔美而朴实的魅力。”
“从中提琴演化成熟到现在,确有很多中提琴演奏家同时也是小提琴家,但实际上中提琴的演奏技巧有很大的不同。学习中提琴的孩子首先要有对音乐的热爱和敏感度,需要有毅力和恒心,能够坚持每日练琴。相比之下手大一些的孩子会更有优势来学习中提琴。”
张安祥老师的中提琴之路
▲ 张安祥老师在爱乐青少年交响乐团央视机场快闪中与团员合影
不管是演出还是排练教学,张安祥老师总是那么游刃有余。这源于他扎实的音乐修养、常年的乐团舞台经历,以及为人师表的责任心。
师从
张安祥老师师从于我国著名中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吴玉绅教授。
▲ 中提琴泰斗吴玉绅先生、张安祥
1990年至1996年,曾任中央乐团室内乐团中提琴首席。
1996年至2000年,担任中国交响乐团中提琴首席。
2000年至今,担任中国爱乐乐团中提琴首席。
2006年4月,与指挥家张国勇先生合作在中国首演了辛德米特的中提琴协奏曲《天鹅》。
2007年初,与大提琴家王健合作演出了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堂吉诃德》。2018年12月,张安祥老师和大提琴家王健再次合作演出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堂吉诃德》。
▲ 张安祥老师和大提琴家王健、指挥余隆
同时,张安祥老师还参加了多种形式的室内乐及重奏的演出,积累了大量的室内乐作品。
张安祥老师曾随团出访过英国、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美国、加拿大、奥地利、波兰、比利时、卢森堡、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埃及、希腊、伊朗、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
张安祥老师寄语学习中提琴的琴童们
“学习中提琴本身就是选择了一条艰苦的路,但学习的过程又能极大地丰富孩子们对人生的感悟,希望每一个热爱音乐,喜欢中提琴的孩子都有一颗坚韧的心,能够一直坚持下去,我相信有才华的孩子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散发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