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梦想皆有可能 —— 单簧管演奏家刘峤 | 导师面对面
2020-04-15 爱乐佳合

梦想是青春的光和热,但人生最精彩的或许不是拥抱光和热的瞬间,而是坚持追逐光和热的过程。一旦开始这个过程,似乎就会上瘾......

童年梦想成为“冰球职业运动员”,青少年梦想成为“运动创伤治疗师”、“人体运动机能学专家”、“力量与体能训练专家”,青年却梦想成为“职业音乐家”......将每一份“青春的光和热”都变成现实,让一切不可能皆成可能,这是中国爱乐乐团单簧管副首席刘峤老师,一位敢想敢做,努力拼搏,充满热血,精力充沛的“职业多面手”。

本期,让我们与刘峤老师面对面,一起走进他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 三种单簧管演奏 威尔第《弄臣》  

改编 / 演奏:刘峤;钢琴伴奏:贺茗   


导师面对面  


 

刘 峤

中国爱乐乐团单簧管副首席

中国爱乐-青少年交响乐团木管声部导师

加拿大籍华人单簧管演奏家刘峤 (Colin Liu) 于1985年出生于北京一个音乐/医学/工程师世家,三岁时随家人移民加拿大多伦多。从小就在国外成长的他,有着非常丰富的人生经历。

刘峤本科毕业于加拿大约克大学,获得人体运动机能学与健康科学专业科学学士学位,古典音乐演奏(单簧管\钢琴\声乐)专业艺术学士学位,以及运动创伤治疗与冰球教练学两个高级文凭。之后,先后就读美国罗斯福大学乐队单簧管演奏专业与北伊利诺伊大学单簧管演奏专业,获得音乐硕士学位与演奏家文凭。 

2010年,年仅25岁的刘峤被北京交响乐团音乐总监谭利华任命为首席单簧管。之后,他又历任敦善交响管乐团乐队首席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独奏低音单簧管的职务。2013年5月,在中国爱乐乐团艺术总监余隆的邀请下,刘峤加盟中国爱乐乐团,担任副首席单簧管。

刘峤最主要的老师是John Bruce Yeh,Patricia Wait,以及Gregory Barrett。此外, Ricardo Morales,Yehuda Gilad,Karl Leister,和Wenzel Fuchs都曾给予他长期的指点。在降E单簧管以及低音单簧管领域里,他还受到了Lawrie Bloom, Paul Demers, Dennis Smylie, Stephan Freeman, Theodore Johnson珍贵的教诲。

 刘峤老师演奏格什温《蓝色狂想曲》

导师问答

小编:在怎样的环境下,您选择学习单簧管?

刘峤老师:相对多数职业音乐家,我的学琴经历比较特殊。其一,因为在加拿大长大,我接受的教育更多元、更开放、更自主。其二,我出生的大家庭可谓是多脉相承,涵盖了音乐、医学、工程学。所以被多元文化与环境熏陶的我,从小兴趣爱好广泛、课业成绩优异,便没有专注在音乐道路的发展。

小学时,因为迷恋冰球这项运动,我曾立志成为一名职业冰球运动员。为此,我凭借自己的努力打到了安大略省专业省级联赛,最后在约克大学校队退役。

▲刘峤老师与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局长阎世铎
 

广泛的兴趣爱好,促使我对知识充满渴望,拼尽全力废寝忘食的学习,把所有的爱好都想成未来的职业!以至于在大学时我兼修了六个专业,将我运动生涯无缝衔接的人体运动机能学、加拿大教练协会唯一承认的教练学、通过一系列的职业资格考试可以拿到加拿大和美国的运动创伤治疗师执照的运动创伤治疗学、钢琴、声乐、单簧管。最终破格拿到了涵盖六个专业的两个学位、两个高级文凭。可能越年轻,顾虑越少,做什么都一往无前了。

值得一提地,由于学习运动创伤治疗学这个专业,正巧2008年毕业,我有幸被导师推荐代表加拿大医疗团队赴北京奥运会担任加拿大奥运总队医疗诊所助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自豪的经历。

因为没有音乐学院附小、附中的经历,我学习音乐的道路可以说是懵懵懂懂、磕磕绊绊。外婆陈文是中央音乐学院培养出来的第一批学生,并留校任教。曾参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组建,担任大型歌舞《东方红》的钢琴总伴奏。我非常崇拜她,但年幼时的我对练琴极度厌倦,所以对音乐的态度也是不温不火。直到1998年足球世界杯,电视转播三大男高音在巴黎举办的音乐会,对音乐狂热迷恋的妈妈连夜将其翻录,并叫我一同欣赏,我瞬间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自此,我对音乐好像突然开窍了。刚上初一的我开始每天拿着谱子学唱歌剧。为了学唱,我自学钢琴伴奏,慢慢地我又喜欢上了钢琴。后来为了练琴,我还瞒着家里自己贷款买了钢琴。

我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接触单簧管,那时学校管乐团招新,扎堆看热闹,我这个误打误撞的小白丁居然吹响了单簧管笛头,而且完成地非常漂亮。于是,被老师选入管乐团单簧管声部。毫不夸张地,在读大学之前我对待单簧管的态度都很散漫,甚至一度把它当成大玩具。直到大学,我才开始跟专业老师上一对一小课。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把声乐放在第一位,之后是钢琴,最后才是单簧管。

直到选择研究生方向时,我不得不专注于一个专业。都说“学习音乐要趁早”,我暂时放弃了继续学医的打算,又因为嗓音条件不出众、钢琴学的人太多,最终我选择了单簧管。


小编:学习单簧管的道路上,是否一直都很顺利?有没有遇到过瓶颈期?从什么时候才开始真正热爱?

刘峤老师:我觉得我是全世界最不适合学习单簧管的人。只要学习单簧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技术、机能训练上的困难,我几乎全都遇到了。“福祸相依”,所以当我的学生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吐音、音阶,等等,我都能很清楚地指导他们该如何克服与训练。

另一方面,选择走单簧管这条道路,家人曾反对过,认为这个行业太艰辛了。但最终他们还是尊重我的选择且无条件、全方位的给予我支持。

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过很多次瓶颈期。怎样反复练习都无法进步,崩溃的情绪曾使我动摇过,甚至怀疑自己不是这块料。那时候我觉得很无助,却又因为独立的性格不想求助于他人。只能说服自己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些!或许这也是运动员生涯给我塑造的品格,也将伴随我终身。

爱上单簧管应该是从大三那时起,那年暑假我利用闲暇时间开始搜集单簧管的各种资料,并着手研究,历史、人物、乐器构造、演奏流派,等等。越钻研,了解的知识越多,便越着迷。从那个夏天起,我逐步爱上单簧管,这也是促使我最终选择职业道路的原因之一。

 

小编:做为一个完整的音乐家,必备的知识和修养有哪些?

刘峤老师:因为我的学习经历比较杂,在我脑中各种各样的知识越多反而帮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音乐家。在教学中,我也会跟我的学生讲,要做一个完整的音乐家!

首先,要做个好人。心地善良、内心高尚。否则你怎么能演奏出美好、纯净的音乐呢?

其次,做一个“哲学家”。你必须知道“why(为什么)”,你演奏为了什么?观众为什么来听你的演奏?有了这个基础,你才有可能考虑下一个问题“how(如何)”,如何处理每一个乐句?如何做到你心中所想?因此,你要做一个“科学家”。了解事物的原理,就像物理学中的声学、力学;数学中的面积、体积;化学中的分子、原子,等等。在我教学、演奏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这些基础的科学知识来解释这些问题。我们的脑子里有了过硬的逻辑思维,会激发你更合理地处理乐曲,帮助你更准确地了解你与乐器的关系。

再次,做一个艺术家,你要对历史、文学、绘画、雕塑、地理,等等,都有涉猎。你不了解历史背景,如何演奏贝多芬《英雄交响曲》?你没读过小仲马《茶花女》的原著,如何演绎好这部同名歌剧?你没看过莫奈的作画,如何弹奏德彪西印象派的钢琴作品?你甚至连瑞士山脉壮丽地貌的图片都没见过,如何演奏理查德·施特劳斯《阿尔卑斯山交响曲》?所以,我觉得失去这些素养,你的演奏肯定会有缺憾的。

之后,做一个音乐家。你要了解音乐史、音乐理论、和声对位,等等。这些看似枯燥的基础理论知识,将在日后帮助你体现在演奏之中。比如,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发展部到再现部的衔接,第一个乐句该如何做到承上启下?乐理知识会告诉你。伴奏和弦从主到属,自己的音色该如何变化?和声学会告诉你。

最后,你才是一位乐器演奏家。你要充分掌握这件乐器,扎实的学好各项技术、训练好各种机能。而音乐的品味就需要学生们不断思考、不断聆听,循序渐进。

所以,我经常会跟我的学生们讲,认真对待你学过的每一门学科,无论日后你从事哪种行业,这些知识都不会浪费,都能派上用场。


小编:独奏与在乐团中演奏,您更喜欢哪一种呢?

刘峤老师:独奏更多的是展现你个人的思维、情感。此时,伴奏依附于你。在乐团中,你只是一百多人中的一员,你需要的是协作。这种协作,并不是简单地依附于他人,更不是滥竽充数。乐团就像一个强大运转的机器,每一个零部件,小到一颗螺丝钉都有它的功用。任何一个你认为不起眼的地方都可能使这台机器崩溃。所以,在乐团当中,你首先要学会认清自己在每个时段充当的角色。

在北京人艺看表演,给我启发最大。主角凤毛菱角,可台上的每一位配角举手投足都相当到位,将主角衬托的恰到好处。我认为,这和在乐团中演奏异曲同工。做好配角,也是一种能力,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掌握与拥有。所以,爱乐青少交从小就接受专业的训练,这种协作能力将为他们一生受益。

可以说,每一种演奏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我享受并喜欢独奏当中这份毫无保留的情感释放。喜欢室内乐一唱一和的合作状态。也喜欢在乐团中演奏那种排山倒海的震撼冲击。缺少哪一种,都会觉得音乐生活不够完整、不够过瘾。


小编:与爱乐青少年交响乐团的孩子们的相处中,令您最难忘的一件事?

刘峤老师:今年马上35岁的我,心里却一直想保持大男孩的心态。跟爱乐青少交的孩子们相处,使我最难忘的就是勾起了很多我童年的回忆。

爱乐青少交的孩子们整体水平非常棒,是我童年所无法比及的。面对这些不同层次的孩子,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会使我回忆起自己学琴的各个阶段。我能感受到他们那种全身心的努力、投入,也能感受到他们心中的焦虑、自责,包括他们的叛逆。有时孩子们调皮捣蛋的天性,会让我回味无穷。甚至,我感觉自己不是在教他们,仿佛在教小时候的自己,这种感觉很奇妙。

对待学生,我愿意知无不言,每当看到他们学到知识的豁然开朗,那些充满自信的笑声使我感动。看到他们每一个特别可爱的脸,这就是我在排练当中最难忘的瞬间。


小编:可否为同学们介绍一下,平时您是如何保养自己的乐器?

刘峤老师:我自己特别喜欢收藏乐器,家里有几十支不同调性、不同产地、不同配置的单簧管,几百个笛头,无数个小配件。所以我对乐器的保养还是比较看重的。

首先,先从平时常用的一支到两支乐器说起。像我平时在中国爱乐乐团的演奏强度下,我基本是三个月一次小保养,一年一次大保养。一些微小的活儿,我可以自己动手解决,复杂一些的我会送到比较认可的技师那里处理。

对于乐器本身的小保养,擦拭掉平时积存的一些灰尘、油渍,给所有按键的连接部位上油。最后,再检查所有音孔的密封程度,并做出及时调整。

对于乐器本身的大保养,会把所有按键拆下来抛光擦亮并调整顺畅,更换新的乐器软木,优化乐器上面的弹簧,将木头从里到外浸上油。平时,我还会做更复杂一些的工作,比如通过一些特殊的工具来调整音准、音色及音量平衡,等等。当然,同学们如果想做这些调整,需要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其次,从日常保养来说。每次演奏结束,我会用一块通条布把乐器里面的水分吸干,再用大一点的绒布将木头缝隙里藏着的水擦干,最后拿另一块干净的布将金属按键上的手印、汗渍、污渍,像抛光一样擦拭干净。

因为单簧管笛头、哨片这些部位很容易有发霉的现象产生,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每次结束必须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收起来,以免滋生各种细菌。

最后,所有木管在冬天一定要注意保湿。我平时屋子里会放一个加湿器,保证房间稳定的湿度。乐器盒子里也会常备一个小小的湿度控制器,以保持乐器盒的湿度。这样才能让乐器保持一个比较好的演奏状态,避免演出时出现一些无法补救的问题。

归根结底一句话:你对乐器好一点,它也就对你好一点。

 

刘峤老师线上课堂

▲ 刘峤老师单簧管情景展示

学生眼中的刘峤老师

▲ 刘峤老师和他的爱徒:刘苇杭、李书瑜   

两位同学分别为中国爱乐-青少年交响乐团单簧管首席、团员  



刘苇杭——现任爱乐青少交单簧管首席

我想,能作为刘家班的学生,是我人生路上一个不小的机遇吧。

我认为刘峤老师是一个全能的人,各方面均有涉猎,这跟他勤奋的性格有关,无时无刻在获得新知,运用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再传授给我们。不仅如此,一名优秀的教师必定是一名优秀的教育家。他对待学生,就像严厉而慈爱的父亲一样,教育我们如何做人,磨练我们促进成长,让我们学会负责任有担当。

老师的课堂上,基本不存在时间概念的,一节课完成的标准就是把教学任务完成,即使教学任务没能按时完成而导致拖堂,那必然是幸福而感激的。

老师对曲目的完成度要求很高,就像是鸡蛋里挑不出骨头那种吧。老师非常注重乐曲的风格,一个乐句走向不对就让他十分难受。老师的课是十分烧脑的,烧脑程度远远胜过解数学应用大题,一节课除了演奏之外包含乐理,指挥,视唱还有生活中的所知所学。越发能理解老师的那句“学过的知识,一辈子都能用得上。”

课堂之外,老师注重学生对作品的了解程度。接触一首崭新的作品,必须了解作者的生平年代,创作风格,代表作品,时代意义,谱面上不会的音乐术语须查找并记下,若是接触一首新的交响乐曲,须拿总谱跟音频听熟,若是做不到的话,等待的就是老师的狂风暴雨了。

做了六年刘家班的学生,心里对老师最多的是感激敬畏吧。老师给我们制造了非常多登台表演的机会,让我们适应各种舞台环境,克服恐惧心灵,鼓励我们多参加比赛,一切都是那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老师也非常关心我的生活,我的学习,我的家庭,缓和我青春期与父母之间的各种矛盾。老师教给了我许许多多的规矩,为我的未来尽力去铺平道路,毕生所学都倾授与我们,愿望只是我们全力吸收老师的知识,未来成就能在老师之上。一辈子都铭记于心的恩师啊,也祝愿刘老师事业更加顺利,感情更加完美,桃李满天下吧。

 

李书瑜

我眼中的刘峤老师既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单簧管演奏大师,又是一位亲切而严厉的音乐老师。他的演奏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位国际大师,他对古典音乐的热爱和对单簧管演奏技法的精致追求让我崇拜不已!上刘峤老师的课就是开启“烧脑”模式的全过程,课上他会时不时穿插讲解外语注释、哨片振动原理、作曲家成长经历、乐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创作初衷、乐曲所表现的场景、他对乐曲的理解、我对乐曲的理解、世界乐团流派、亚欧人的乐感和演奏差异、人体呼吸系统构造等等。总之,只要是和这篇乐章有关的知识点几乎都涉及到了。我就好像听“天书”一样,毫无招架之力。

单簧管与其他乐器演奏不同之处在于,需要将指法、气速气量、舌位、情绪等在大脑的统一指挥下完美协调好,才能准确的吹奏出单簧管美妙的声音。记得最初上课时,刘老师为了让我正确理解舌位对哨片振动的影响,将钢尺的一端固定,有手指弹不同长度处,感受声音的变化,印象非常深刻,记忆犹新。

刘峤老师的课上是不会放过你任何一个细小问题的,那怕再小的失误也逃不过他的“法耳”,而且同样的失误是不允许再犯的,而我恰恰无法逃避的都犯了。有时让他挺抓狂,我也挺自责的。

最开心的是声部大合练,在他的指挥操练下,我们一遍遍磨合、改进、提高,最后达到了完美的效果,就可以尽情地享受刘老师为我们安排的“PIZZA”大餐或“KFC”全家桶,体会一下收获的喜悦。

跟刘峤老师学习单簧管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有几个大哥哥大姐姐因上大学而离开了我们的课堂,真的非常想念和他们一起练习的日子。在刘老师的教导下,我感觉自己学到了许多,也进步了不少,我一定会像大哥哥大姐姐那样把单簧管学好、演奏好。也请刘老师放心,我一定好好练习,谢谢您!